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盖州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暖泉永安寺

来源:盖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16

【字号:

分享:

在盖州市暖泉镇方屯村有一座古寺遗址,该遗址位于村北方家山南麓,地处原方屯小学东侧,原方屯供销社西侧。根据老一辈人的回忆和现陈列于盖州古城钟鼓楼上的清乾隆五年铁钟铭文得知,这座古寺名曰:“永安寺”。随着历史的更迭,永安寺留给世间太多谜团,让人感到神秘而又好奇。记者经过多次走访曾亲眼见过永安寺原貌的在世老人、查询相关历史资料并结合一张拍摄于百年前的老照片,终于将永安寺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传说,永安寺始建于唐代初期。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当时的盖州地区为建安县辖地,被高句丽政权割据。方家山位于建安城(今青石岭镇高丽城村)东南7公里,北依大清河,山南、西为一片平坦开阔的河谷小平原,是唐军围攻建安城的驻军扎营之地,以及向安市城(今大石桥市周家镇东金寺村)进军的必经之处。相传,唐军一队人马前往安市城支援攻城,途经方家山时,这支部队的一名将领向方家山望去,发现方家山虽然不高,但周边群山环抱犹如巨椅,方家山状如一尊坐佛,巍然坐落于巨椅正中,山顶处还有炫光浮动。这名将领感到甚是惊奇,顿觉此处为一处风水宝地,山顶浮动的炫光定是佛祖的启示。由于早已对连年的征战和杀戮感到厌倦,将领当即率全体官兵向此山跪拜,并许愿发誓:此次征战无论胜负,他都会卸甲归隐于此,建庙修行,度化众生。据《旧唐书》记载: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唐军在安市城却遭受顽强抵抗,围攻数月,未能攻克。由于寒冬即将来临,粮草也已严重不足,受气候和补给的影响,唐太宗下旨撤兵,班师回朝,结束了第一次东征。上文提到的那位将领此时想起了在方家山许下的誓愿,便向太宗请辞,说明了皈依佛门的心愿,获得太宗的准许。将领回到方家山,在山脚下修建了一座寺庙,在此以头陀身份修行,此庙便唤作“头陀寺”。后经辽、金、元三代重修,到明代更名为“慈云寺”,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辽东志》记载:“慈云寺,城东三十里。” 相传,明代中期,有一位方姓人物在此占山为王,自诩“方王”,“方家屯”、“方家山”因此得名。由于不满朝廷的统治,“方王”起兵造反,但由于实力悬殊,被朝廷镇压,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果。“方王”被处斩后葬于慈云寺的地宫里,地宫里有无数金银财宝陪葬,只有通过“不二法门”才能进入密室,可是法门具体位置,世人不得而知。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之际,慈云寺毁于战火。清王朝时局稳定后,到了乾隆五年,方家屯乡绅名士在原址上再次重修了寺庙。为祈求“天下太平、永世平安”,将寺庙改名为“永安寺”。道光三年,永安寺被清廷征用为皇家寺院,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建重修。盛京八旗官员、内务府、大商号及本地乡绅富贾共同捐资,将寺庙进行了扩建重修。扩建重修后的永安寺成为当时盖平县地区规模最大、级别最高、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每逢初一、十五,以及诸佛、菩萨诞辰、成道、涅 等相关纪念日,永安寺都吸引了众多盖平县当地香客以及盖平县城内山东、三江、福建、山西等会馆内的客商前来进香,甚至还有不少盛京及辽阳的香客慕名而来。据民间相传,来此庙供奉上香的人,都会有神明相助,有求必应,十分灵验。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八月,永安寺庙区内新建了学校,名为方家屯村立模范小学校,庙宇主要建筑仍存。1931年“9·18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随后成立了满洲国。日本人接手学校,并派专门的教职员工在学校推行“同化教育”。抗战胜利后,永安寺部分建筑先后被改建成盖平县立第十四完全小学校、团甸公社方屯小学、团甸公社方屯农业中学、暖泉公社、暖泉公社方屯小学、暖泉公社农业中学、暖泉公社初级中学。历次改建都对原寺庙建筑进行了逐步蚕食,到了七十年代,永安寺原寺庙地表以上建筑悉数被毁,仅存部分基础址。1972年,暖泉公社初级中学搬新址,永安寺原址又被改为暖泉公社(乡、镇)中心小学。2005年,暖泉镇响应国家号召,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中心小学就此荒废。 永安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 东、西长约60米,南、北长约80米,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山门殿、韦陀楼、钟鼓亭、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分布于四层递高的平台上。山门殿为天王殿,建在高约1.2米高的花岗岩台基上,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后开门。主体建筑为青砖砌筑,花岗岩条石墙基,灰瓦覆顶。檐下有四根木质明柱,明柱间上为木质镂空雕龙雀替、下为木质镂空雕花方格隔断。正门上方檐下挂有一块木质雕龙大匾,上书“永安寺”三个大字。殿内供奉泥塑四大天王神像,高达3米,面目狰狞、栩栩如生。山门殿东、西两侧各施角门一座。紧依角门为围墙,围墙前面东、西两侧各栽植三株金丝古槐。山门台阶下东、西各立一根高约10米多高的旗杆。穿过山门为一块东、西长约60米,南、北长约25米,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大院子。院中央为青石板铺设宽约3.5米、长约25米的甬道,两侧栽植二十余株古柏。据说登上后山山顶俯瞰寺庙,院子中的大柏树正好摆出一个“卍”字。沿着院中甬道向北而行,正北上方为一座由青石砌筑、东西跨度达60米、递增高度达6米高的两层台基。台基中央为20余级宽约3.5米的花岗岩台阶,下接院中央甬道,上通韦陀楼。拾阶而上,到达韦陀楼下。韦陀楼建在第二级石砌高台上,为一座以花岗岩条石为基础、青砖砌筑墙身、下设拱券门洞,上建歇山式门楼的建筑。沿台阶从拱券门洞下穿行而过,从韦陀楼后西侧台阶上楼,上面为一处不到30平方米的平台,台面为青砖铺设,平台正中为一座面阔仅一间、进深一间的歇山式建筑,南北开门。殿内正面供奉面朝南方的弥勒佛,背面供奉面朝北方大雄宝殿的韦陀菩萨。钟、鼓二亭建在韦陀楼东、西两侧临近寺院东西边缘的位置。钟亭在东、鼓亭在西,为四角攒尖式建筑,花岗岩石柱,四角高翘,内置铁铸大钟和牛皮大鼓。大钟为清乾隆五年铸造,铁制,高约1.2米,直径约0.75米,上镌永安寺重修时间及捐资人名单,镌文曰“大清国盛京奉天府盖平县城东方家屯,永安寺住持僧圆颇,徒通学、通克、通经,乾隆伍年吉造……”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移于盖州城内钟鼓楼上。牛皮大鼓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便不知所踪。钟、鼓二亭北侧各为面阔五间的东西配殿,为戒堂、僧房、伙房、库房等。大雄宝殿位于韦陀楼北侧2米高的台基上。台基南侧为青砖砌筑的花墙,殿前甬道中央立有一座铜铸大香炉,东西两侧立有两通石碑,东为汉白玉石碑,西为青石碑,上为九眼透龙碑首,下为龙相驮碑赑屃。大雄宝殿为大木架庑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主体建筑为青砖砌筑,花岗岩条石墙基,灰瓦覆顶。正脊前后有行龙雕饰,两端有鸱吻,四角垂脊上有仙人、龙、凤、狮子、海马、狻猊等雕像。殿角垂檐高翘,檐下有十六攒斗拱、六根木质檐柱。檐柱间为20扇木质镂空雕花方格门窗,檐檩、额枋上绘有云龙、异兽、云纹、海水、花卉等彩绘。正门上方檐下两攒斗拱之间挂有一块铁质雕龙竖匾,上书“大雄宝殿”四个大字。该建筑雄伟壮观、形制奇特、工艺精湛,彩绘传神。殿内坐北朝南三座莲台上供奉着高达3米多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金身塑像,东、西两侧为泥塑观世音菩萨和青石材质的十八罗汉雕像,还有2尊为泥塑的“疮老爷”和“ 老爷”。大雄宝殿外东、西两侧墙角处分别为山神庙和狐仙堂,皆为1米多高青砖砌筑、灰瓦覆顶的“微缩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寺大雄宝殿为庑殿式建筑,庑殿顶,即五脊四坡式屋顶,又叫五脊殿。屋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庑殿顶建筑为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义县奉国寺、盖州玄真观等皆为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顶是体现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明、清两朝,国家对庑殿式建筑有严格限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他官府及庶民不许采用,如有违反会处以杀头重罪。即使是身为清朝“陪都”的盛京(沈阳),庑殿式古建筑也并不多见,更何况是一座地处偏远乡野的方家屯呢?盖州地区目前仅存玄贞观一处古建筑为庑殿顶,除此之外,就是老照片中的永安寺大雄宝殿了,可见该寺庙等级之高。 在2007-2011年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永安寺遗址被文物部门定性为“清代寺庙遗址”,评为“不可移动文物”。自2016年以来,营口市历史学会、盖州市文物管理处先后多次到永安寺遗址开展勘察活动,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沟纹砖、白瓷、酱釉瓷片、大卷沿陶器口沿、厚布纹瓦、兽面瓦当以及宋代铜钱等辽、金、元时期典型遗物,还有少量红方格纹瓦、红素面瓦、红烧土块等疑似高句丽时代的遗物。专家们表示,从这些遗物来断定,该遗址的年代可以确定为辽代,早于原定的清代庙址六、七百年,距今应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营口地区较为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价值,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将来,文物部门还将对寺庙遗址进行更加系统的考察,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准确断代,积极推进该寺庙遗址的保护工作。 历史在冥冥之中轮回流转,如今,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刹,乘着历史的车轮又回到了原点——头陀寺。遗址内现存清道光三年重修碑、驮碑赑屃残首、九眼透龙碑首、罗汉石像、须弥座、部分建筑基石、台阶、门坎、柱基石、石柱、青砖、瓦当、勾头、滴水、脊兽、花脊、莲花纹石臼、陶片、瓷片、唐宋清钱币等,原庙宇其它石像、石碑以及建筑构件等,大部分仍埋在地下。只有遗址上的三株古槐,历经六百余年风霜,仍然屹立不倒、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寺庙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它们默默地守护着遗址,静静地等待着寺庙重见天日,重现辉煌的那一时刻……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