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盖州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甜水井

来源:盖州市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13

【字号:

分享:


自明洪武五年至九年,盖州卫指挥吴玉展筑城池后,盖州古城确定了最终规模及布局。从明至清,再到民国,盖州古城的经济随着商贸发展而愈发繁荣,定居人口及流动人口也在逐年增多。在清末,城内常住人口加上外来经商流动人口总数达数万人之多。水是万物之源,为保证正常生活用水,从明代至民国时期五百多年间,盖州古城的先民们先后在这7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共开凿水井达数十眼之多。在这数十眼水井中,知名度最大、使用率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却是一口开凿于城外水井——甜水井。

甜水井位于盖州古城外南城墙根、南护城河北岸的朝阳街(民国时街名,因北侧紧靠城墙,不受北风、日光充足而得名),西距南城门瓮圈约110米,据传开凿于明代中期。甜水井现已被废弃并填死,原址位于盖州市鼓楼办事处胜利社区胜利桥北约20米道北一户人家院内,已不见任何痕迹。

虽然甜水井已经消失,且没有一张老照片传世,但居住在古城南关的老人们无一不对其印象深刻。通过家住朝阳街的李贵才(88岁)、家住南马道的杜金芝(88岁)、家住四道楞子的王传国(82岁)、家住滕家楞子的李永恒(78岁)等古城内土生土长的老人们的共同回忆,甜水井的历史原貌得以重现。

甜水井井圈由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为四方形,高出地面约0.2米。井口为圆形,井筒结构为青石砌筑,内壁直径约1.5米,吃水度约2米,井深约6米。井沿西侧立有一座高约1.2米、厚约0.3米的花岗岩条石,上部穿孔,用以架设汲水装置——辘轳。辘轳为铁制,轴上缠绕绳索,绳头系有铁钩。打水时,用铁钩钩住水桶把儿,用手柄摇转辘轳,在吱吱呀呀声中,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既省力又省时。与一般水井不同的是,甜水井上修筑了井亭,凸显出其重要地位。该井亭为四角攒尖顶式建筑,由花岗岩条石筑基,四根木质檐柱撑起亭身,屋顶为灰瓦覆顶,中央最高点为一圆形”宝顶”,四条垂脊上坐立脊兽雕像,四角为飞檐翘角。古井、古亭搭配绝妙,古韵十足。

甜水井,顾名思义其水质优良、甘冽清甜且常年不枯、冬季不冻,由此得名。据老人们回忆,他们儿时正值民国时代,当时盖州城内大小水井达数十眼,但最受欢迎的无疑是甜水井。普通百姓人家吃水,虽然一般情况下到就近水井亲自去打。但在旧社会,物资条件十分匮乏,普通百姓生活质量较低。甜水井甘冽清甜的水除满足周边百姓的生活、生产用水外,还给当时城内所有普通百姓带来了超凡的味觉享受。据李永恒老人回 忆,在他童年时,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吃不到好吃的。他与姐姐一馋起来,就拎个水桶,去甜水井打桶水回家慢慢品尝。“那时候哪有饮料啊?糖水就是最好的饮料,糖多贵啊!糖水是大户人家才能享受的。咱这些普通百姓家,即使有点糖,那也舍不得冲水喝啊!普通井水平淡无味,平时解渴喝还行,但甜水井的水甘甜可口,是我们儿时最经济实惠的‘饮料’!” 李永恒老人至今仍对甜水井的水念念不忘。

大户人家及各大商号财力丰厚,吃水就自然比较讲究了。当时城内有一特殊行业——“挑水”(即是挑水工,由社会底层壮劳力组成,根据各人姓氏,俗称“孙挑水”、“王挑水”、“李挑水”等),这一行业共有20余人,每日为城内大户人家及各大商号运送生活及生产用水。甜水井由于独特的水质和口感,深受偏爱,成为大户及大商号们的指定“特供水”。 每日一早,天空还没完全亮透,冷蓝色的天空中仍依稀可见一些残留的星光,此时的甜水井边却已聚集了众多“挑水”,人声熙攘。他们争先恐后地提水打水,将自己的水桶打满后,挑送至各自的主顾人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甜水井水质优良,城内豆腐坊及普通百姓家做豆腐、豆腐脑,大烟馆熬制大烟膏(鸦片)都必到甜水井取水。据说甜水井水做出的豆腐、豆腐脑尤其色白软嫩、鲜香可口,熬制出的大烟膏纯度更高。

解放后,盖州城通了自来水,城内大多数水井都被废弃。由于甜水井以南区域当时尚未与城内同步覆盖自来水管网,周边百姓仍然继续使用,但井亭于60年代中期被毁,攒尖式屋顶被拆,更换为铁板覆盖在原来的四根檐柱上。70年代末,自来水管网全部覆盖盖州城及周边区域,甜水井被彻底废弃并填死。

数千年来,水井在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眼古井就是一面历史的镜鉴,甜水井承载了盖州人满满的乡愁,佐证了盖州古城厚重的历史。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