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盖州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

来源:盖州市政府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5-31

【字号:

分享:

精彩绝伦的辽剧,惟妙惟肖的皮影,工艺精妙的满绣,巧夺天工的剪纸,这些丰富多样、具有鲜明营口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被人熟知,也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成为营口人“记得住的乡愁。

依河而建,向海而兴,得天独厚的河海文化和发达的商贸文化兼容并存,积淀和塑造了营口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文化特质。营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这样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扎根发芽、开枝散叶,日益壮大。

营口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汉、满、蒙、回、锡伯、朝鲜等6个主体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仅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故事、庙会、音乐、舞蹈、曲艺、皮影、剪纸、雕刻、饮食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民间礼仪、节日、传统体育与竞技等。

位于辽河老街的辽南陈氏民间面塑馆,是目前我市唯一的省级非遗传习基地。陈氏面塑工艺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山东传到营口,陈群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在爷爷的悉心指导下不到十岁便爱上了面塑技艺,数十年坚守,笃行不怠。营口陈氏面塑在2007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群成为辽宁首批工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秉承坚守不保守、传承加创新的理念,创作了许多弘扬社会主旋律和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作品。2008年7月,他出席了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大型展示活动启动发布会,营口陈氏面塑作为全国唯一面塑项目,参与奥林匹克,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独特文化魅力。

时代在变化,潮流在更替,技术在发展,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播普及跟上时代的潮流、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以更丰富的形式走进百姓日常,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市文旅部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培养全民“非遗”保护氛围。以传统节庆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百余次,举办和参与了30余次省内外大型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先后举办了“金猴迎春”、“激情夏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评书巡演”、“刺绣培训”、“剪纸展”等活动,并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大家了解“非遗”,关注“非遗”。

2022年  ,农历腊月   ,鲅鱼圈区红旗镇红旗大集开集,领略传统年俗文化、感受浓郁年味。红旗大集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余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民俗大集之一。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年货,还可以看到非遗的传承人精彩表演。东北大鼓、盖州皮影戏、盖州高跷、彩色剪纸、满绣布老虎、王氏花饽饽非遗展演,吸引了大量群众驻足观看。滔滔辽河奔流不息,文化根脉绵延赓续。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古老的非遗将伴随辽河文化产业带的兴起,绽放出新的光彩。

滔滔辽河奔流不息,文化根脉绵延赓续。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古老的非遗将伴随辽河文化产业带的兴起,绽放出新的光彩。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