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关于盖州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17

【字号:

分享: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盖州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勤俭节约办好一切事业,强化统筹调度,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切实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强化预算执行和监督,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3.2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9%,剔除上年一次性因素后,可比口径同比增收2.04亿元,增长18.3%,其中,税收收入9.5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1.8%,同比增收0.49亿元,增长5.4%;非税收入3.6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80.8%,可比口径同比增收1.55亿元,增长73.6%。

全市财政总收入67.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3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30.18亿元,上年结转财力13.66亿元,调入资金10.53亿元。全市财政总支出67.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66亿元,上解支出3.8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6.06亿元。

(1)盖州市本级

盖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7.2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6%,同比增收1.52亿元,增长26.6%;财政总收入58.0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5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29.56亿元,上年结转财力13.66亿元,调入资金7.58亿元。财政总支出58.0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91亿元,上解支出2.08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6.06亿元。

(2)仙人岛经济开发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0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8.5%,同比减收0.23亿元,下降5.3%。财政总收入5.9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0.42亿元,调入资金2.38亿元。财政总支出5.9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2亿元, 上解支出1.25亿元。

(3)北海经济开发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9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3.9%,剔除上年一次性因素后,可比口径同比增收0.75亿元,增长61.7%。财政总收入3.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1.04亿元,调入资金0.57亿元。财政总支出3.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亿元, 上解支出0.55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1.69亿元,剔除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1.32亿元(其中,盖州本级0.03亿元、仙人岛经济开发区6.24亿元、北海经济开发区5.05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0.37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减收3.5亿元,下降90.6%,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减收3.5亿元。

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3.49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1.69亿元,上级补助收入1.07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73亿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3.49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13.09亿元,结转下年使用0.4亿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计完成9.76亿元,其中,保费收入2.28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2.16亿元,转移收入0.16亿元,本级财政补助缺口5.16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76亿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5.11亿元,为上年结余收入。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无支出,结余5.11亿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补充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缺口。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

1、聚焦税费征管,多措并举促征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税费征管责任。细化分解收入目标,研究制定税费征缴工作制度和措施,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加大收入组织力度,切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在税源调查基础上,持续加强对全市范围内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三是继续加大污水处理费、海域使用金等重点费种的征收管理;四是构建多部门协调配合、信息共享的护税协税机制,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密切跟踪重点税种、税源变化情况,实现堵漏洞、促征收。

2、主动争取上级资金,弥补我市财力资金不足。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精准研判上级资金扶持政策,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24年争取到位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3.68亿元,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保障我市基本民生政策落实、人员工资发放、机关事业单位运转;争取到位共同事权及专项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3.3亿元,保障了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3、确保财政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稳定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精准直达各项减税降费资金5.6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发挥债券项目资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拟申报债券项目5个,拟申请债券金额5.57亿元,主要投向污水处理、城乡供水;三是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以财政贴息资金为支点,全年累计撬动信贷资金2.36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赋能增效;四是统筹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本级预算资金,安排1.24亿元用于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城市排水设施改造、城乡公路管养、黑臭水体治理等城乡设施建设,保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4、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统筹财政资源保障“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将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作为一项长期、常态化要求深植于财政工作全过程,通过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保障“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全口径“三保”支出总量达到352,676万元,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全年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112,851万元,“三保”及“三保”外刚性支出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7.7%。全市干部职工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运转、各项基本民生、债务还本付息、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民生稳大局。全年民生支出140,334万元,各项重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投入100,504万元,兜底保障补贴范围内群众基本生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安排76,738万元用于落实行政事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政策、安排13,233万元用于落实困难群众救助政策、安排8,395万元用于落实优抚对象优待政策和退役安置政策、安排951万元用于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安排271万元用于落实老年人福利政策、安排916万元用于落实就业补助政策;医疗卫生方面投入8,373万元,保障群众医疗需求,推动医疗卫生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其中,安排3,823万元用于落实计划生育家庭扶助补助政策、安排490万元用于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安排4,060万元用于保障医疗卫生领域资金需求;教育方面投入5,114万元,用于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和学生资助政策、支持教学设施更新及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普惠性资源供给,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节能环保方面投入21,954万元,用于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替代项目,改善空气质量。城乡社区方面投入4,389万元,用于地表水饮水工程及居民供暖补助等,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提升民生温度。

6、支持乡村振兴建设,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全年支出22,693万元,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方面投入14,935万元。其中,安排1,674万元用于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排1,055万元用于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及扶持村集体经济,安排12,206万元用于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渔船“木改钢”补贴、个人涉农贷款贴息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水利方面投入7,758万元。其中,安排1,202万元用于河道治理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安排6,556万元用于防汛、水库移民、农村饮水工程,夯实水利基础设施。

7、围绕深改革强监管,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一是严格做好政府采购服务。全年共完成政府集中采购项目81项,采购预算18,531万元,中标金额17,415万元,节约资金1,116万元,节支率达6%;二是全面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将财政管理实际需求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中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会计核算等主干功能的全线贯通,为财政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对预算安排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硬化项目支出约束标准,全面推进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完善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全年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38类民生补贴资金,共拨付金额35,128万元;五是推进构建国有资产监管“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对18家市属国有企业优化整合,确保国有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压实董事会职责,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监管;六是持续推进非税及票据管理等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2024年全市上下一心,全力组织收入,保障“三保”支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化解债务风险,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同时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地方财政持续增收基础薄弱,“三保”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有限的财力和快速增长的支出需求平衡难度较大,财政运转艰难;二是税费应收尽收目标远未达到,征管力度和质量需要大力加强;三是部门 “过紧日子”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过紧日子”要求尚未真正落实;四是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现状与要求仍有差距;五是财政预算约束力仍需要增强;六是随着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入,预算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度越来越严,我们在诸多地方存在短板,规范和加强财政管理任重道远。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分析把脉,找准症结,综合施策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进一步完善项目库管理,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落实“精算、精管、精准、精细”要求,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全部实施零基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和严肃性,完善部门预算约束机制,促进部门预算管理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

(二)2025年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4.5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10.42亿元,增长9%;非税收入4.14亿元,增长12.7%。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8.59亿元(上级财力性补助,未含专项性补助),加上年结转财力16.06亿元,减上解支出4.07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45.14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44.82亿元,结转下年使用财力16.06亿元,总支出60.88亿元。财力缺口15.74亿元。

(1)盖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7.93亿元,同比增长9.3%,加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17.97亿元,上年结转财力16.06亿元,减上解支出2.2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39.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33.7亿元,结转下年使用支出16.06亿元。财力缺口10亿元。

(2)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5.01亿元,同比增长24.8%,加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0.42亿元,减上解支出1.47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3.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5.25亿元。财力缺口2.13亿元。

(3)北海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62亿元,同比下降17.6%,加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1.04亿元,减上解支出0.4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2.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5.87亿元。财力缺口3.61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4.1亿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4.1亿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5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计划5.79亿元,其中,保费收入2.35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3.39亿元,转移收入0.05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64亿元。本级财政补助缺口4.85亿元。

四、2025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5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财税征管举措,提高收入质量。加大对重点税费的征缴力度,力争财政收入实现新的增长。一是持续加强税费征管,建立税费共治体系,健全税费征管协作共享机制,确保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二是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挖掘税源增长点,坚持巩固与创新相结合,为税收增长带来新突破;三是继续加强对费源的排查和征缴,细化强化征收措施,努力做到税费并重,大小兼顾,持续推动财政收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紧盯政策投向,精准发力争取上级资金。坚持吃透上级政策,摸清现实状况,深入研究国家对困难县区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投向,对项目提前进行谋划研究,主动向上对接,抢抓机遇,让政策资金转化为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

3、坚持民生优先,精打细算保障和谐发展。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增强预算约束力,严控在执行中追加;二是严控一般性支出,紧盯细微能压尽压,特别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将“过紧日子”要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加强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全面清理整顿编制外供养人员;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落实好各项民生资金,继续保障教育、文旅、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与民生直接相关和密切相关领域的资金需求。

4、统筹各项财政资源,持续化解债务风险。一是继续统筹财政资源,加大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统筹力度,持续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防范化解政府债务;二是高质量、有序推进政府债务防范化解工作。以“杜绝新增、化解存量、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为原则,进一步梳理债务底数,在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后,制定债务化解计划,逐步减少债务余额,降低债务风险等级,切实防范债务风险。

5、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能力。一是全面提升预算编制水平。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抓手,严格落实上级规范管理各项要求,收入上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支出上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不断提升预算管理能力水平;二是规范预算执行管理。预算单位全面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优化资金支付工作,通过定期监督检查,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及时督促纠正预算单位不按规定开立、使用、变更及撤销银行账户等行为;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腾出更多财力安排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支出,充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四是持续推行电子化票据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信息采集、数字证书办理工作,完成全市电子化票据全覆盖,实现非税收入及时、高效入库;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资产出租及处置流程,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六是完善“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多渠道满足采购人采购限额标准以下、小额零星多次发生的采购需求,提高采购效率,促进政府采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七是扎实做好督促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大督导力度,督促各预算单位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和绩效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财政工作任务,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指导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全面推动财政发展的各项工作,为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做出财政贡献。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