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高考成绩第二天,营口市高级中学高分考生吴雨澈就手捧鲜花,分别返回初中、小学母校看望自己的启蒙老师。看到辛勤培养的学生圆梦清华,不忘师恩,营口市实验中学的张春彦老师、韶山小学的徐秀洁老师都泪光闪动,勉励他胸怀天下,不负韶华。又是一年升学季,营口市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并没有摆上几桌的计划,而是像吴雨澈一样选择了全新的庆祝与感恩方式。
近年来,类似于此润物无声的改变不胜枚举,蕴含着营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执着与坚定。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营口市在全国97个提名城市中综合成绩位居全国第一。
成绩的取得,源自齐心协力——这既是今年营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的要求,更是近年来全社会形成的广泛共识。在营口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营口持续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德育始于家庭,我市全方位搭建家长成长平台,让更多家长掌握正确育人方法,让更多孩子成为良好家教的受益者。3月28日,营口市教育局线上家校共育系列讲座直播间里,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带来了《如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的讲座。营口众多家长在讨论区刷屏:“我觉得家长也要不断学习”“亲子关系太重要了,这堂课来得及时”……营口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依托“营口市家庭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推广线上课程,总计发布家庭教育课程593期。线上课程火爆,依托39个省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站(点)、6个市级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的家庭文明建设线下活动也做得风生水起,教育讲座、交流会等基于培育良好家风的活动,充分加强了家庭德育的核心作用。
德育成于校园,营口以文明校园建设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行《营口市中小学“立德树人”工程实施方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深化德育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校园2所、省级文明校园24所、市级文明校园48所。立德树人,入心为要。营口找准着力点,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寓于校园生活之中,让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半功倍。以抗疫故事为内容的“大思政课”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学生爱党奉献情怀,当内心的感动流淌至笔尖,千余件抗疫主题作品接连涌现,其中50个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展出;以“强国复兴有我”“童心向党”等为载体打造的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领会;新时代好少年、礼德榜样走进校园,让榜样不再是抽象的形象,而是身边可感可学的存在,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
奏响“全环境育人”交响乐,营口各德育主体全员而动,倾力而为。有人将红色种子厚植,“童心向党·红足之旅”活动吸引1.5万余名师生参与,聚焦我市红色故事、历史文化的《营回1921》《辽河故事》系列报道由营口新闻传媒中心集结成册,丰富各中小学校校本课程构成;有人将雷锋精神传播,于2019年7月启动的“雷锋娃娃”工程吸引小志愿者数千人,去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有人将心中的阴霾驱散,百场“阳光成长”心理讲座走进校园,营口率先在全省成立心理服务中心,投资50万元改扩建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有人将荆棘斩断,“净网”行动排查10万余条涉未成年人各类网络信息,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迁移体彩站6家、清理流动商贩350余人次……《营口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分工》等顶层设计构建我市协同育人体系,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实。
“广大教师、少年儿童工作者和全社会要共同呵护少年儿童成长进步,用爱润泽心灵,用心启迪智慧,用情传递温暖”——2022年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华明致全市少年儿童的信中,一言一语,情深意重。营口,正齐心协力,深耕文明沃土,播种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