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腊月,数九正寒,62岁的孙芳身着单衣站在窗前,兴致盎然望着楼下的景观长廊。此刻,室外零下10摄氏度,屋内暖意十足。
孙芳家住营口市站前区兴隆里小区,40多年楼龄的老旧小区采暖管线年久失修,加上楼体没有保温层,供热效果一年不如一年。“往年这个时候,北窗早就封上塑料布了,虽说有暖气,在家也是棉衣棉裤不下身。”孙芳说。
2022年,随着营口市91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包括孙芳在内的22507户居民在这个冬天感受到浓浓的暖意。改造实施直指“病根”“病灶”,通过维修管线、增加保温层等举措,让冬季室内温度平均提升5到6摄氏度。“现在无论外面刮风还是飘雪,屋里温度总能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棉衣换单衣,从屋里到心里都热乎乎的。”孙芳说。
雨污分流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下水堵塞;拆除违建、修缮路面改善了居住环境;新增停车位缓解了停车难题;台阶改缓坡的适老化改造点亮城市的温情和善意……精准施策的老旧小区改造只是营口扎实推进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营口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加快补齐城市功能、公共服务、文化文明、生态环境短板,将民生实事工程作为提升百姓获得感的有力抓手,下足“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人人受益、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场景接连呈现。
“一个人悠闲地奔跑在拥有花园般美景的河边,蔚蓝的跑道像是助力器,让人步伐加快。”王琼的朋友圈又更新了,简短的文字配发沿途风景的随拍,美丽心情流露其间。
去年10月,营口市“辽河文化产业带”主体工程完工,并向市民开放,王琼喜获一处宝贵的运动打卡地。从渡口广场沿大辽河岸线一路向西,途经渔船码头、船坞公园、辽河特大桥、潜龙广场、九曲花溪等“打卡点”,直通永远角湿地、西炮台风景区。这条兼具专业性与观赏性的“营口河海风情”运动路线,聚集越来越多跑步、骑行爱好者。
去年7月,营口智泉街实施整修,家住南湖小区的王维明犹如自家房子装修般欣喜,“路一天一个样儿,铺沥青、换道板、安护栏,街边还添了不少运动设施。”如今,智泉街已经完工通车,黝黑的路面平坦舒展,沥青步道鲜艳明快,景观小品赏心悦目。街边“见缝插针”式的口袋公园里,老人悠闲地锻炼,孩子愉快地玩耍。
孙芳在住了40年的老小区拥抱新生活,王琼通过朋友圈分享家乡大辽河岸畔的风光,王维明在家门口崭新的街路骑车、散步……幸福城市建设的一个个生动实践,让每一个营口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