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近年来,市工信局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构建具有营口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市围绕钢铁、石化、镁、铝、粮油食品饮料五大支柱产业深加工做“大文章”,把产业链拉长、抻直、拓宽、增厚,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组织企业参加AMR中国国际汽保汽配展、中国制博会,展示我市特色产业最新发展成果。加快发展光伏、风电、氢能源等产业,促进产业“串珠成链”,推动金辰机械年产40台(套)光伏异质结(HJT)高效电池片用PECVD设备、鞍钢中集(营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LNG)联产氢气等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融入省“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我市7个项目被纳入省级“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总投资229.6亿元。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德帅说,要立足我市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着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不断巩固产业安全基础,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营口全面振兴新篇章。
我市产业基础雄厚,也亟待转型升级。我市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一步夯实数字底座,已建成上线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覆盖装备制造、耐火材料、快速消费品等多个行业。鼓励企业智能化发展,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工厂、省级数字化车间。今年,全市共实施111项重点工业技术创新项目,被全部列入《辽宁省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我市绿色示范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户,省级绿色工厂29户。
韩德帅表示,将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深度挖掘发展潜力,鼓励企业实施更多技术创新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稳步提升制造业发展“含新量”。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支持企业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快产业升级进度。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正加紧研究编制《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推动民营经济组织创业创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新型中小企业11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户、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户。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荐无限极(营口)有限公司“软骨提取物压片糖果”产品成功入选工信部“增品种”典型成果,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的“金龙鱼阳光零反式脂肪玉米油(5L)”产品入选工信部《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轻工 第九批)》,营口世纪电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首批辽宁省质量标杆企业。
韩德帅说,我市已公布《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正加紧研究制定《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这意味着我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化。将通过实施更多面向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政策,持续壮大优质企业方阵,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营造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