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关于盖州市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16

【字号:

分享: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盖州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勤俭节约办好一切事业,节约资金保障重点领域需求,牢牢守住“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强化预算执行和监督,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1.4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2%,同比增收12.98亿元,增长153.4%,其中:税收收入9.0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5.2%,同比增收1.96亿元,增长27.7%;非税收入12.38亿元,完成预算的135%,同比增收11.02亿元,增长805.9%。剔除国有资源有偿使用一次性收入因素(年初预算7.9亿元,实际完成10.38亿元)后,完成11.0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1.91亿元的92.9%,同比增收2.6亿元,增长30.7%,其中:税收收入9.0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5.2%,同比增收1.96亿元,增长27.7%;非税收入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7.3%,同比增收0.64亿元,增长46.6%。

全市财政总收入71.4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4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33亿元,上年结转财力10.92亿元,调入资金6.11亿元。全市财政总支出71.4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3亿元,上解支出4.5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7.62亿元。经过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1.盖州市本级

盖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5.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8%,同比增收2.35亿元,增长72.1%;财政总收入53.7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33.12亿元,上年结转财力10.92亿元,调入资金4.08亿元。财政总支出53.7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86亿元,上解支出2.24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7.62亿元。

2.仙人岛经济开发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2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1.5%,同比减收0.33亿元,下降7.3%。财政总收入6.1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0.16亿元,调入资金2.03亿元。财政总支出6.1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6亿元,上解支出1.86亿元。

3.北海经济开发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5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33%,同比增收10.97亿元,增长1748.6%;剔除一次性因素完成1.21亿元,同比增收0.59亿元,增长93.6%。财政总收入11.6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9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0.04亿元。财政总支出11.6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8亿元,上解支出0.45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3.9亿元,同比减收3.06亿元,下降43.9%,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减收3.04亿元。

政府性基金总收入5.08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3.9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39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79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37亿元,结转下年使用0.71亿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35亿元,其中:保费收入2.18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2.85亿元,转移收入0.06亿元,本级财政补助缺口4.26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17亿元,当年收支结余0.18亿元,2023年年初滚存结余2.0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25亿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7.81亿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69亿元,上年结余收入9.5亿元;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2亿元,年终结余6.61亿元。

二、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聚焦收入管理,提升财税征管能力。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税费征缴专班,落实责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及时研究解决税费征缴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依法依规应收尽收;二是在上年税源调查基础上,加强对全市范围内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三是全力推进双台温泉水等行业水资源和污水处理费的征缴工作;四是创新税费征收管理机制。作为营口市首批税源普查工作试点县,参与搭建纳税信息传递平台,多部门联动调查税源,推动我市税收共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主动争取上级资金,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紧盯中央和省市政策导向,精准研判国家转移支付补助政策,及时跟进汇报沟通,千方百计争取各类资金。2023年争取到位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8.49亿元,保障了基本民生政策落实、人员工资发放和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争取共同事权及专项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3.48亿元,保障了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全市争取国家化债资金20.83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市财力资金压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三)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稳定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精准直达各项减税降费资金5.4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发挥债券项目资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成功申报债券项目4个,拟申请债券金额6.54亿元,主要投向污水处理、老旧小区改造、中小学校建设;三是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以财政贴息资金为支点,全年累计撬动信贷资金1.97亿元,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壮大;四是统筹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和本级预算资金,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资金38,383万元,用于稳步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保障生活垃圾处理厂平稳运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海洋生态修复、渔船更新改造等,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现惠民工程直达基层,特别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年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7个,涉及2,821户,建筑面积达24.85万平方米。

(四)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确保“三保”等重点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能压则压,节省的资金全部用于“三保”等重点支出。牢牢把握“三保”标准,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统筹各项资金,全年“三保”支出总量达到26.17亿元,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三保”外刚性支出5.94亿元,占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全市干部职工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运转、各项基本民生、债务还本付息(全口径还本付息支出12.41亿元)、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全年民生支出13.45亿元,各项重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投入118,134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支出69,91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金支出21,746万元,困难群众取暖费护理费等生活性补助支出16,268万元,困难及重度残疾人补贴支出916万元,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支出232万元,城乡优抚对象、三方面人员、60年代精简退职人员、孤儿生活补助等支出6,213万元,公益岗和社区工作者相关支出2,847万元;医疗卫生方面投入10,027万元,主要用于计划生育服务支出3,771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支出48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支出4,338万元,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811万元,离岗乡医补助支出627万元;教育方面投入资金6,376万元,社会事业得到有力保障和明显改善。

(六)支持乡村振兴,落实惠农政策。全年共安排惠农政策资金33,599万元,其中:安排4,786万元,用于乡村振兴产业建设、“雨露计划”补贴、农村危房改造、“五小产业”补贴、“5+1”防贫保险补助等项目;安排6,260万元,用于农村耕地地力保护、水库移民补助、农户种粮一次性补贴等;安排11,649万元,用于渔业成品油价格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农业产业园、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及人居环境奖补等;安排265万元,用于土地污染治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安排7,424万元,用于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整治、农村综合水价改革、高效节水灌溉、水利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安排1,815万元,用于村级“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及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安排2,015万元,用于保障其他村级支出。

(七)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推进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全市所有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执行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全部在一体化平台进行,为财政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完善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全年发放33类民生补助资金,共拨付金额3.7亿元;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市32户国企进行了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底数,为下一步国企改革夯实基础;符合条件的市属19家国有企业实行“3+1”整合模式,调整优化集团公司职能定位和管控模式,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五是持续推进财政事权改革,严控债务风险,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同时财政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三保”等刚性支出持续增长,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财政运转艰难;二是税费应收尽收目标远未达到,征管力度和质量需要大力加强;三是过紧日子要求尚未真正落实;四是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现状与要求仍有差距;五是财政预算约束力仍需要增强。

随着财政管理改革的深入,预算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度越来越严,我们在诸多地方存在短板,规范和加强财政管理任重道远。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统筹财政资源,优化支出结构。继续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坚持零基预算,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主体责任,完善部门预算约束机制,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促进部门预算管理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

(二)2024年预算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1.72亿元,较上年实际完成11.06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同比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10.41亿元,增长14.9%;非税收入1.31亿元,下降5.6%。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9.24亿元(上级财力性一般转移支付补助,未含专项性补助),加上年结转财力17.62亿元,减上解支出4.93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43.65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43.45亿元,结转下年使用财力17.62亿元,总支出61.07亿元,财力缺口17.42亿元,需要争取上级补助和调入其他资金解决。其中:

盖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5.33亿元,同比下降4.7%,加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19.62亿元,上年结转财力17.62亿元,减上解支出2.27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4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31.32亿元,结转下年使用支出17.62亿元,财力缺口8.64亿元。

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5.11亿元,同比增长20.2%,加上级补助收入-0.42亿元,减上解支出2.18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2.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5.25亿元,财力缺口2.74亿元。

北海经济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28亿元,剔除上年一次性因素后增长0.6%,加上级补助收入0.04亿元,减上解支出0.48亿元,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0.8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6.88亿元,财力缺口6.04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4.1亿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4.1亿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计划5.12亿元,其中:保费收入2.23亿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2.85亿元,转移收入0.04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8亿元,本级财政补助缺口4.68亿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6.61亿元,其中:上年结余收入6.61亿元。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4亿元,年终结余5.21亿元。

四、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强化财税征管举措,全面挖掘增收潜力。一是加强税费征管,严格落实组织收入的主体责任,加强税收分析调度,深挖增收潜力;二是强化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重点税种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强化对污水处理费、水资源使用费、海域使用金等重点费种的征缴,做到应缴尽缴;四是完善全市上下齐抓共管机制,制定协税护税办法,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二)围绕政策扶持,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政策研究,围绕上级财政支持领域,紧扣国家对困难县区支持措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等,全力做好项目资金争取,缓解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需资金压力。

(三)优化预算收支,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从紧有序安排各项支出。一是坚持民生项目尽力而为,建设项目量力而行。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等重点支出。二是严格预算刚性约束。坚持“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的要求,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三是加强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全面清理整顿编制外供养人员。四是确保重点支出,确保各项基本民生支出、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及养老金支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基本需要及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五是确保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环境整治、农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需要。

(四)深化预算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抓手,全面落实上级规范管理各项要求,提高预算管理能力水平。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代会批复的法定预算,确需增支的重点急需事项,必须事先开展项目评审论证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二是严格落实中央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直达资金精准拨付至市场主体和群众、直接惠企利民。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腾出更多财力安排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支出,充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完善国有资产出租及处置,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五是严控债务规模,坚守债务风险底线,切实化解债务风险,统筹安全与发展。六是扎实做好督促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加大督导力度,督促各预算单位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和绩效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提质增效。

各位代表:面对稳步回升向好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财政任务,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接受市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接受市政协的意见建议,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审议意见,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全面推动财政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完成盖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任务,做出财政贡献。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